《何以笙簫默》這本小說經歷了出版,繼而又被翻拍成電視劇和電影,即使過了這么多年,它的影響力也依舊不減。
無論是書還是電視,它就像一杯熱的蜂蜜水,適合冬天捧在手心里反復品嘗。今年再次重溫,一股沖動涌上心頭,我決定專門為它寫一篇文。
劇版《何以笙簫默》的插曲配的很有意思,接下來我將從插曲開始切入,以解讀懸疑片的方式來重新解讀《何以笙簫默》。
劇版《何以笙簫默》中有一首插曲,名字叫《The Road Not Taken》。
劇版的插曲中,高珊總共唱了兩首歌,一首是《遇見你的時候所有星星都落到我頭上》,還有一首就是《The Road Not Taken》,兩首歌明明寫的是同一個人,但曲調一個輕快靈動,一個卻空靈悠長,給人感覺像是寂寥的深夜森林。
如果說前一首寫的是陽光之下的趙默笙,那么后一首就是這七年來她在混沌黑暗里的內心深處。
大學時期的趙默笙無憂無慮,所以表現出來的一直是活潑開朗的性格體,但當家中發生巨大變故,男朋友毫無征兆的提出分手,獨自一人處于異國的趙默笙開始發生了變化。
《The Road Not Taken》的第一句話是:
黃色的森林里分出兩條路,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。
趙默笙雖然從小有父親的寵愛,但在母親那里卻始終感覺不到關愛,甚至害怕母親,由于母愛長時間的缺失,趙默笙的性格里一直潛藏著孤獨、自閉和恐懼,但趙默笙父親一直將她保護的很好,那些性格也被隱藏的很好。
當初充滿陽光的趙默笙無意中闖入了何以琛的世界,何以琛因為家庭的緣故,從小就沉默孤獨封閉,生活中除了學習就是打工,而趙默笙像是一束陽光,照進了何以琛的心里,她坦然接受何以琛的所有,包括他所有的驕傲、敏感和自卑。
趙默笙打開了何以琛塵封已久的內心,使他逐漸回歸到符合他年紀的正常男孩狀態,她把何以琛從充滿壓抑的生活中解脫出來。趙默笙生活中處處溫柔忍讓,但當其他人觸痛到何以琛最脆弱的點時,趙默笙毫不猶豫地反擊,選擇相信何以琛,全力維護他的尊嚴。
當初的趙默笙太美好了,所以即使過了七年,何以琛的錢夾里還放著趙默笙的照片,背面寫著“Sunshine"。
但趙默笙的精神支柱在她得知父親死訊的那天就被擊垮了,異國的無助和生活的窘迫,使趙默笙變得疲憊憔悴,潛伏已久的性格開始占據她,不停地催眠著趙默笙:
“輕輕睡去吧我愛的人,別讓我的煩惱驚擾你?!?/span>
也就是說,從那個時候起,趙默笙就再也不是最初那個無憂無慮、天真活潑的趙默笙了,她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另一個人。
封閉的趙默笙變得沉默和小心翼翼,但也變得更加獨立清醒,或許是這份獨立,使當初的趙默笙能夠考上和何以琛同一所大學,也因為這份獨立,趙默笙能夠在異國過得還不錯。
身在異國的趙默笙每天都在和自己較勁,那個曾處于陽光下的趙默笙無數次想回國看看,但處于噩夢中的趙默笙卻始終不敢面對現實。
直到過了七年,趙默笙才選擇與另一個自己和解,兩個趙默笙達成了一致,選擇回國重新面對何以琛。
“你我竟如此相同,好似作伴暢游天空?!?/span>
七年的時間,何以琛一直在等當初的趙默笙回來,但趙默笙卻早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她。
何以琛等來了一個沉默寡言不茍言笑的趙默笙,他明知道他面前的這個人再也不是原來那個趙默笙,但他還是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她。
趙默笙經歷了人生巨大的變故,在重新面對何以琛時,褪去了原先的自信可愛,變得脆弱又自卑,就像當初的何以琛。
七年后的趙默笙面對何以琛是猶豫的,她介意自己在美國結過婚的事實,但她在面對何以琛是坦誠的,她希望何以琛能夠接受全部的她,包括她的過去。
七年的煎熬,何以琛敏感到好像變成了一個偏執怪和控制狂,他想通過讓趙默笙難受彌補那難過的七年時光,但每次真的面對趙默笙,何以琛的心理防線就會被徹底擊垮。
當趙默笙剪了短發時,何以琛是生氣的,因為趙默笙在大學一直扎著長長的馬尾,剪了頭發的趙默笙又少像了一份當年的熟悉感。
這時的何以琛像是在和趙默笙賭氣,又像是在和自己賭氣,他恨趙默笙當年的不辭而別,在意趙默笙過去的七年,卻又抵抗不了內心對趙默笙的執念和愛,并且害怕她的再次消失。
何以琛清楚的知道眼前人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,但偏偏因為他的偏執,因為那七年的煎熬等待,只要她是趙默笙,就什么都可以。
所以即使時隔這么久,何以琛還能說出那句:
“如果世界上那個人曾經出現過,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,我不愿意將就?!?/span>
七年后的趙默笙,即使是全然不同的性格,卻依然溫暖了何以琛冰冷了七年的心,趙默笙拒絕了應暉,放棄了國外的一切,只為能和何以琛在同一個城市。
何以琛變成了照進趙默笙內心的光,將她從陰霾和黑暗中拯救出來,七年的壓抑將趙默笙變成了另一個樣子,何以琛卻憑借一己之力將她變回從前那個開朗愛笑的趙默笙。
趙默笙和何以琛都等了對方七年,他們是照進彼此內心的光束,當何以琛站在十字路口看趙默笙在路邊跳格子時,時光仿若流轉到七年前,七年的等待好像也變得不過如此。
何以玫,如同她的名字一樣,像是一朵孤傲的玫瑰,努力綻放卻又安靜內向。她不是何以琛的太陽,卻甘愿做他的影子。
如果說何以琛和趙默笙難得,其實何以玫也可貴。
何以玫追隨了何以琛二十多年,她明明閃耀優秀,在何以琛面前卻甘愿放低姿態,事事都以何以琛為主。
插曲《孤獨的總和》是何以玫的真實寫照,她將自己困在難熬的希望中,相信只要她等下去,何以琛總有一天能感受到她的喜歡,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。
她對何以琛的愛卑微到了塵埃里,甚至都不敢告訴何以琛。何以琛對趙默笙的堅定一次次擊敗著何以玫,何以琛給了她無數次的絕望,她卻無數次的點燃卑微的光,就如歌詞中寫道:
“如果我是一朵花,那又為誰而綻放?!?/span>
我們常常感慨何以琛和趙默笙的重逢,卻忽略了何以玫才是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。何以玫堅守著她的一廂情愿,卻從不為何以琛帶來任何困擾,默默痊愈心里的傷口。
何以琛和趙默笙能再次走到一起,有何以玫的成全。在一次次的掙扎中,何以玫徹底認輸了,就像她自己說的,她不是輸給了趙默笙,而是輸給了何以琛。
如果說趙默笙是溫暖的太陽,何以玫就是夜空中皎潔的月亮,她波瀾起伏了二十幾年的內心世界,她的堅定和執著,遠遠不止那七年。
何以玫身上有太多值得回味,她看似弱小,卻堅強又灑脫,讓人忍不住喜歡又忍不住心疼。
何以玫更像是趙默笙和何以琛感情的見證者,見證了何以琛只有面對趙默笙時各種反常的不理智、不冷靜和不客觀,見證了何以琛接受趙默笙的那段滑稽的婚姻,見證了何以琛為趙默笙背棄掉所有的恩怨,所以何以玫才會對趙默笙說出那句:
“他可以在沒有希望的情況下,一年又一年地等下去,我卻不能?!?/span>
如果用一句話來解釋何以琛對趙默笙的執念,我想那應該是:
“你一出場,別人都顯得不過如此?!?/span>
如果說《Sunshine》是何以琛寫給趙默笙的情書,那么《遇見你的時候所有星星都落到我頭上》就是趙默笙寫給何以琛的情書。
這世間多少的世事紛擾,燈紅酒綠,又有多少的應暉和何以玫牽絆,他們卻能做到始終如一,不為所動,正是這種美好而純粹的感情,所以每次重溫都會讓人動容。
但何以琛和趙默笙的愛情畢竟是可遇不可求的,就像網友說的:
有何以琛,也有趙默笙,但不是每一個何以琛都能遇上趙默笙,也不是每一個趙默笙都有能耐住七年寂寞不愿將就的何以琛。
“既然琴瑟起,何以笙簫默?!?/span>
文/來源:阿蕎的橋